欢迎访问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

< a href=' '>web对话
  • 一种太阳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太阳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授权有效中;
  • 专利(申请)号: CN201110075739.5
  • 专利类型: 发明;
  • 主分类: H电学;
  • 产业领域: 太阳能产业
  • 专利来源: 企业;
  • 申请日: 2011-03-18
  • 原始申请人: 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 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 交易方式: 转让; 许可;
  • 其他交易方式:
  • 参考价格(元): ¥面议
  • 联系方式: 运营服务平台029-88631921

摘要

【 中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太阳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结构包括硅片和金属丝,所述硅片与金属丝之间通过导电浆料粘接在一起,通过烘干、以及烧结步骤使导电浆料与金属丝烧结成完整导体。本发明,用金属丝形成的线电极或点电极替代原硅片上的面电极,非电极区域可以制作良好钝化层和反射层,良好的钝化可减小表面复合速率,良好的反射可以提高红外光谱响应,进而提高了太阳电池转换效率。

【 英文摘要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olar cells and particularly discloses an electrode structure on the back of a solar cell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electrode structure comprises a silicon chip and a metal wire which are adhered through electrocondution slurry, and the electrocondution slurry and the metal wire are formed into an integrated conductor through the steps of drying and sintering. According to the electrode structure on the back of the solar cell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 electrode or a point electrode, which is formed by the metal wire, can replace a face electrode on an original silicon chip. A good passivating layer and a reflecting layer can be manufactured in a non-electrode area, the surface recombination speed can be reduced by the good passivating, the infrared spectral response can be improved by the good reflection, and accordingly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solar cell is improved.

技术摘要(来自于incoPat)

【 用途 】

方法过程制造方法制造方法
电力动力电极背电极
电池太阳能电池

【 技术功效 】

技术功效句良好的钝化可减小表面复合速率; 可简单有效地实现背面点接触或线接触; 不仅可以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 良好的反射可以提高红外光谱响应; 非电极区域可以制作良好钝化层和反射层; 降低生产成本; 进而提高了太阳电池转换效率; 而且其生产成本更低; 使导电浆料与硅片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技术功效短语减小复合速率; 简单接触; 提高转换效率; 良好反射; 良好钝化; 良好反射层; 降低生产成本; 良好钝化层; 有效接触; 提高响应; 生产成本低; 良好欧姆
技术功效1级速率; 复杂性; 效率; 反射; 钝化; 反射层; 成本; 钝化层; 接触; 响应; 欧姆
技术功效2级速率降低; 复杂性降低; 效率提高; 反射提高; 钝化提高; 反射层提高; 成本降低; 钝化层提高; 接触; 响应提高; 欧姆提高
技术功效3级复合速率降低; 接触复杂性降低; 转换效率提高; 反射提高; 钝化提高; 反射层提高; 生产成本降低; 钝化层提高; 有效接触; 响应提高; 欧姆提高
技术功效TRIZ参数09-速度;36-系统的复杂性;39-生产率;

分类号

【技术分类】

主分类号

H01L31/18;

  • H 电学

  • H01

    电气元件

  • H01L

    不包括在H10类目中的半导体器件(使用半导体器件的测量入G01;一般电阻器入H01C;磁体、电感器、变压器入H01F;一般电容器入H01G;电解型器件入H01G9/00;电池组、蓄电池入H01M;波导管、谐振器或波导型线路入H01P;线路连接器、汇流器入H01R;受激发射器件入H01S;机电谐振器入H03H;扬声器、送话器、留声机拾音器或类似的声机电传感器入H04R;一般电光源入H05B;印刷电路、混合电路、电设备的外壳或结构零部件、电气元件的组件的制造入H05K;在具有特殊应用的电路中使用的半导体器件见应用相关的小类)

  •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其零部件(H10K30/00优先;由形成在一共用衬底内或其上的多个固态组件,而不是辐射敏感元件与一个或多个电光源的结合所组成的器件入H01L27/00)[2006.01]

  • *H01L31/18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2006.01]

IPC分类号
CPC分类号Y02P70/50;

【行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制造业

国民经济行业(主)

制造业

新兴产业分类

太阳能产业

新兴产业(主)

太阳能产业

知识密集型分类

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新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

学科分类

工程

清洁能源产业

风能产业太阳能产业水力发电产业智能电网产业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技术应用业

专利历程

  • 2011-03-18

    申请日

    CN201110075739.5(当前专利)

    申请号

  • 2012-09-19

    首次公开日

    CN102683478A

    首次公开号

  • 2016-05-11

    授权公告日

    CN102683478B(当前专利)

    授权公告号

  • 2031-03-18

    预估到期日

    计算因素


其他著录项

申请语言汉语
审查员王琳

权利要求

1.一种太阳电池背面电极的制作方法,特征在于,包括:

粘接步骤,将金属丝粘上导电浆料粘贴在硅片表面形成电极线;

烘干步骤,将粘接好金属丝的硅片在200℃到4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

烧结步骤,将烘干后的硅片在500℃到9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烧结,使导电浆料与硅片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同时,使导电浆料与金属丝烧结成完整导体;

所述粘接步骤中将金属丝粘上导电浆料粘贴在硅片表面形成电极线,具体是:将金属丝间隔0.5-3毫米逐点粘上导电浆料粘贴在硅片表面,形成点状接触电极线;所述粘接步骤中粘接用导电浆料为铝浆或银铝浆;所述烧结步骤,同时将背电极与正面电极一起烧结。

2.一种太阳电池背面电极结构,特征在于
包括硅片和金属丝,所述硅片与金属丝之间通过导电浆料粘接在一起;在所述硅片背表面、垂直于金属丝方向上设置有主栅线以引出该背面电极,所述主栅线与正面主栅线一一对应,位置相同,所述主栅线宽度为1至4毫米;所述金属丝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电极引出段,所述电极引出段伸出硅片表面边缘以引出该背面电极;所述金属丝直径为0.01毫米至0.1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电池背面电极结构,特征在于:所述硅片为单晶硅片或多晶硅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电池背面电极结构,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等间距平行粘接在硅片背表面,所述金属丝之间的间距为0.5至3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太阳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为银丝、铜丝、铝丝、合金丝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太阳电池背面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为镀银铜丝。

×
发送意向

申请须知:申请人无需注册账号即可提交交易意向,交易意向一经提交不可查询或更改,请准确填写相关信息;平台运营人员将在3-5个工作日内查看交易意向并与您联系,感谢阅读。